揚州的煙火氣,現(xiàn)在市井小巷,一步一景,宛若走在江南的水墨畫中;也體現(xiàn)在早上“皮包水”(吃早茶),晚上“水包皮”(泡澡)的生活節(jié)奏中, 飲茶小憩,清風徐來,任是有雄心壯志,內(nèi)心也愿水波不興。 ![]() 作為淮揚菜的發(fā)源地,揚州的美食精致、講究,一桌早茶,開啟揚州人安逸閑適的一天。 ![]() 揚州的早茶地點,被稱為“茶館”,同是喝早茶,廣東人稱之為“茶樓”。樓傾向于建筑面積,檔次更高,而館則更接地氣,毗鄰街巷,大有“廣接各層之客”之意。這一館一樓,也是大有韻味。 ![]() ![]() 縱然廣式早茶知名度更高,揚州美食也毫不遜色。 風靡全國的揚州炒飯,引無數(shù)老饕折腰的蟹黃湯包,嫩于金色軟于絲的陽春面,極考驗廚師刀工的燙干絲…… ![]() ![]() 趁著煙花三月,和小編一起來這文質(zhì)彬彬,卻又極具人情味和市井氣的城市,開啟一趟早茶之旅吧! 揚州人的早茶 隨心所欲卻處處是精致 ![]() ![]() 俗話說“早上皮包水”,揚州的茶自然不是配角,早茶時間,大家一般習慣喝綠楊春。這種本地特有的綠茶,一芽一葉初展鮮嫩,看似孱弱,實則非常耐泡,一壺五六泡仍舊香氣可存。 ![]() ![]() 在揚州喝早茶,講究的就是一份慢慢的“閑”。選一個臨窗的座位,手中清茶一杯,身旁知己三五,還有精美點心等待上桌,這種悠然自得的愜意,屬于每一個愿意忙里偷閑去吃早茶的人。 ![]() 窗外下雨淅淅瀝瀝,屋內(nèi)好友談笑風生。對于揚州人來說,早茶不僅是果腹之物,也是社交媒介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。既然這樣,我們就來細細看看揚州早茶的廬山真面目吧! 主食類 / 蝦籽餃面 / ![]() 顧名思義,餃面就是餃子加面條,不過揚州的餃子其實是餛飩。面條爽滑勁道,餛飩皮薄肉飽,一口面條一口湯,再一個餛飩進肚,任是再寒冷的天氣,也能感覺到從內(nèi)到外的溫暖。 📍 共和春酒家 ![]() 共和春酒家,做蝦籽餃面起家,是受到官方認可的“中華老字號”,承載著揚州人民關(guān)于蝦籽餃面的記憶。 ![]() 共和春制作餃面所用的蝦籽粒粒飽滿,經(jīng)曝曬、炒制、碾碎,投放湯鍋煮沸,使鮮味充分釋放、慢慢滲透,蝦籽大而色澤亮,值得一試。 地址:文昌閣甘泉路79號 📍 蔣家橋餃面館 ![]() 就像喝豆?jié){要搭配油條,在揚州,餃面的官方伴侶是香氣四溢的鮮肉鍋貼,搭配著吃一頓,一整天都能量充沛。 ![]() 鍋貼酥脆,外面還裹著一層蟹油,咬一口肉汁裹著面皮味道豐富,再喝上一口濃郁的餃面湯,回味無窮! 東關(guān)街店地址:彩衣街彩衣苑1幢(雨泉浴室旁) / 五丁包子 / ![]() 揚州人最愛食物本味。除了包裹了雞丁、肉丁和筍丁的三丁包子,還有在此基礎(chǔ)上發(fā)展起來的“五丁包子”,即再加上海參丁、蝦仁,鮮美至極。 ![]() 用古代美食家乾隆皇帝的話來說,這個包子就是“滋養(yǎng)而不過補,美味而不過鮮,油香而不過膩,松脆而不過硬,細嫩而不過軟”,總之,是來揚州不可不嘗的美食! / 陽春面 / ![]() ![]() 陽春面,看似一碗簡單的面條,一點濃湯,幾根蔥花;說它復雜,卻也有道理。用豬油、湖蝦籽、醬油熬制成形似清醇,味道卻濃郁的湯頭,出鍋撒上胡椒粉,幾乎每位揚州媽媽都會做,但每一位的味道,都不可復制。 / 蟹黃湯包 / ![]() ![]() 吃蟹黃湯包,講究一個口訣“先開窗,后喝湯”。雖然它塌軟在碟子里,但若是用筷子將頭部提拉起來,就能看到湯包幻化成小燈籠的形狀,透過光,能看到湯汁在里面搖晃。 蘸點香醋,就點姜絲,美味到停不下來! / 翡翠燒麥 / ![]() ![]() “苔痕上階綠,草色入簾青”,用來形容這翡翠燒麥再合適不過。用精白面粉配上鮮美清香的菠菜或芥菜,不僅外形美觀,還極具營養(yǎng)價值。雖然第一次吃因為是甜口而感覺有點不習慣,但一籠下來,足夠令人回味無窮! 📍 富春茶社 ![]() ![]() 富春茶社的創(chuàng)始人,同時也是翡翠燒麥的首創(chuàng)者。 除了翡翠燒麥,這里也擁有很多令本地人也垂涎欲滴的特色小吃,聽朋友說,它是揚州“閉著眼睛也不會踩雷”的必吃地之一哦! 地址:國慶路得勝橋35號(近文昌中路) 📍 盧氏古宅 ![]() 據(jù)說古時揚州的鹽商,個個腰纏萬貫、富甲一方。而盧氏古宅作為晚清最大的豪華住宅,更是被譽為“鹽商第一樓”。 ![]() 若是朋友去揚州,很多人會將盧氏古宅作為款待朋友的首選。裝修大氣不說,菜品也是讓人沒得挑,翡翠燒麥幾乎桌桌必點。 地址:康山街22號(近康山文化園) 菜肴類 / 肴肉 / ![]() 肴肉說起來應(yīng)該是鎮(zhèn)江的傳統(tǒng)名菜,但鎮(zhèn)江與揚州僅一江之隔,久而久之,肴肉便也在揚州流傳開來。 以豬蹄為原料,肉質(zhì)酥爛卻又因冷凍凝結(jié)而Q彈,透明的鹵凍就像水晶,所以也被稱為“水晶肴蹄”。 ![]() 感覺女生很適合吃肴肉,畢竟?jié)M滿的都是膠原蛋白。!特別是厚厚一層的膠質(zhì),又沒有肥肉的油膩,感覺吃在肚子里,臉上更加容光煥發(fā)了。。。╤hh或者直接吃肴肉面也可以哦,畢竟要為吃肉找一個合適的理由~) / 燙干絲 / ![]() 作為豆制品的忠實粉絲,小編在舌尖上看到燙干絲這樣的食物,就迫不及待地去嘗了嘗。 ![]() 把干絲堆在飄著黃油的老母雞湯里,配上菜心、蝦仁、筍片、木耳,簡單的食材卻有豐富的味道層次,用朱自清先生的話來說,還真是“看起來清淡,聞起來清香,吃起來清爽”。 / 蟹粉獅子頭 / ![]() 揚州最負盛名的,非三頭宴莫屬。三頭,也就是清燉獅子頭、拆燴鰱魚頭、扒燒整豬頭。但這一般作為正餐,作為早茶,小編推薦你單吃蟹粉獅子頭。 ![]() 選用上好的豬肋條和新鮮的蟹肉,剁成肉糜后混合成大圓球,嵌上蟹黃,直接放入沸湯中汆煮,做出來的獅子頭肥而不膩、入口即化,湯汁鮮掉眉毛,自以為這樣碩大的肉丸吃不完的小編后來發(fā)現(xiàn)還是小看了自己。 / 鹽水鵝 / ![]() 如果說沒有一只雞能逃出廣州,沒有一只鴨能逃出南京,那在這里,大概是沒有一只鵝能逃出揚州了。揚州人吃鵝,真的是物盡其用! ![]() 鵝肉老鹵浸泡做鹽水鵝,鵝血汆湯或爆炒及其下飯,鵝腸涼拌是下酒菜的不二之選,額胸脯肉瘦嫩,爪翅勁道有嚼頭,反正每一個部位,都能被送進揚州人的嘴。 📍 忘不了老鵝 ![]() 揚州的大街小巷,都有賣鹽水鵝的攤點,但要說最出名且引來央視采訪的,只有忘不了老鵝這一家。 ![]() 他家的鹽水鵝攤前總是大排長龍,但并不影響老鵝質(zhì)量一如既往的高。老板動作極快,刀起刀落間,整鵝被切塊,一份鵝幾份鹵,哪怕是街頭小食,在做鵝這件事上,也絲毫沒有馬虎。 地址:梅嶺西路鳳凰菜場旁 / 文思豆腐 / ![]() 文思豆腐的樣子,就像它的名字一樣,極富美感。選用嫩豆腐、雞胸脯肉、香菇、冬筍、生菜,將食材全部切成頭發(fā)絲一樣的細絲,刀工精細,對廚師來說,真正的就是“臺下十年功,臺上一分鐘”,對廚師手藝要求很高。 ![]() 不知道用“潤物細無聲”來形容吃文思豆腐的感覺正不正確,但小編第一次吃文思豆腐時,著實驚訝于它的細嫩,吃進去的時候不用動牙齒,但又能感覺到食物滑過喉嚨的溫潤。 甜點類 / 千層糕 / ![]() ![]() 和風靡市面的千層蛋糕不同,揚州千層糕是用豬油和白糖做成的,但卻綿密軟嫩,香甜可口,連吃幾塊也沒有甜膩之感。 抿一口千層糕,喝一口綠楊春,這景致,在lady M可享受不到! / 桂花糯米藕 / ![]() 一直以來對桂花都持有非常感恩的態(tài)度,因為用它來做美食,就幾乎沒有不好吃的!不管是揚州的桂花糯米藕、桂花藕粉圓,還是武漢的桂花糊米酒,再或是南京的桂花糖芋苗,都能瞬間讓人胃口大開! ![]() 桂花帶有淡淡清香,蓮藕已經(jīng)蒸到軟爛,糯米也沾上了桂花的香和蓮藕的糊,不僅美味,還能補益氣血,又是一個很適合女孩子的甜點了! / 棗泥山藥糕 / ![]() 說來也奇怪,小編從來不吃山藥,也幾乎不吃紅棗,但這合在一起的棗泥山藥糕,卻可以當做看電視時的小零食,一會一個,停不下來!濃郁的紅棗味和似有似無的山藥泥,結(jié)合在一起令人欲罷不能! 去過揚州,才感覺揚州人的生活,就像淮揚菜那樣,甜、潤、精、美。 ![]() 都說煙花三月適合下?lián)P州,但對美食愛好者來說,揚州,一年四季中,無論何時來,美食就在那里,靜候四方賓客! 共和春酒家:文昌閣甘泉路79號 蔣家橋餃面館(東關(guān)街店):彩衣街彩衣苑1幢(雨泉浴室旁) 富春茶社:國慶路得勝橋35號(近文昌中路) 盧氏古宅:康山街22號(近康山文化園) 忘不了老鵝:梅嶺西路鳳凰菜場旁 |